近日,山東第一財經媒體、大眾報業集團專業財經報紙《經濟導報》就山東省信息化高新技術型企業在“新基建”中的參與應用情況,對山東超越數控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超越數控”)董事長兼總經理黃剛進行了深度采訪。
報道稱,超越數控以高可靠加固計算和高安全可信計算兩大自主創新的“硬科技”,打開城際高鐵軌道交通等多個應用場景,提前跑進新基建的軌道。
以下為全文報道
新基建浪潮下,如何將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成新的基礎設施,這是高新技術型企業普遍面臨的新挑戰。
近日,全固安全計算機領域領軍企業——山東超越數控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黃剛介紹了公司的“新基建”部署,“超越數控在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鐵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工業互聯網中,以‘超越申泰’品牌的解決方案和信息終端為載體,加大創新技術的深度廣泛應用。”他說,“下一步,針對新基建特殊環境下的全固計算設備應用,是我們發力的新方向。”
“硬科技”就在身邊
疫情之下,餐飲、住宿、旅游等很多行業受到影響,超越數控逆市而上,營收同比去年實現了高速增長,分析這一亮眼的“業績”,黃剛將其歸結為,24年在全固計算領域的積淀,以高可靠加固計算和高安全可信計算兩大自主創新的“硬科技”,提前跑進新基建的軌道。
新基建在民生應用場景中,有大量的對強計算性能和高安全穩定的需求,超越申泰憑借看不見摸不著的“硬科技”,早就滲透進我們日常生活中軌道交通、通信及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等場景。
例如,乘坐地鐵之前,用戶通過自動售票機或者手機端購買一張車票,過閘機掃一掃檢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個人信息留在了自動售檢票系統中,用戶不免擔心,這些數據泄露隱私怎么辦,會否受到惡意軟件的攻擊。超越申泰高安全可信計算技術融合數碼技術、訪問控制和系統安全加固等技術,可以屏蔽安全漏洞、抵抗惡意軟件未知的攻擊,防止文件數據被篡改,防止未授權訪問,從而支撐新基建應用場景數據計算、傳輸安全,防止信息泄露。
高速行駛的軌道交通,有大量用戶看不到的“黑科技”。超越申泰的高可靠加固計算技術,隱形地與車廂合為一體,在車廂連接處,通過高清攝像頭等先進傳感技術,對弓網監測系統提供數據采集和計算處理,保障軌道交通的安全平穩運行。“產品從軟件、硬件、結構進行加固設計,提升服務器的高低溫穩定性,從而保證設備運行高效、低噪,實時進行數字信息處理。”黃剛說。
技術驅動百姓生活改變
今年兩會上,“兩新一重”成為新熱詞,而縱觀國內,信創領域的企業林立,不乏同質競爭,超越申泰如何突圍?“我們是全鏈條可控企業,擁有全鏈條自主安全能力,從底層到系統的軟硬件研發與設計,我們都可以自己完成。”黃剛道出其探索的路徑,表示將沿著這一細分化領域走向更遠處。
以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為例。到2022年底前,山東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達10萬個以上。而充電樁的核心部件是控制單元,超越申泰的核心控制單元就是針對充電樁計費控制系統專項研發,整機采用國產化方案,保障系統安全;板級、整機、軟件、安全“四級加固”技術,抵抗惡劣環境具備更高的穩定性。
在超越數控的公司園區,有一間國家級雙權威認證的計算機環境可靠性及電磁兼容工程實驗室,這看似一間普通的實驗室,但從這走出來的產品,能夠適應天南海北人跡罕至的惡劣環境。
比如,南沙島礁高溫濕熱、高鹽霧霉菌,高可靠數據信號處理服務器支撐應用系統全天候監控;在東北漠河,低溫極寒、滴水成冰環境下,零下40攝氏度耐低溫全固計算設備穩定運行;在百米深海,超靜音云計算數據中心時刻提供數據精準分析服務;在萬里長空,電磁環境復雜多變,超越申泰的大數據智能分析,提供精準的設備維修數據,保障機組飛行安全。
相比我們觸手可及之地,這些地方的信息安全曾是空白,也是“剛需”,對計算設備的安全、穩定提出了極大挑戰,超越申泰選擇了這條“少有人走的路”,成為全固安全計算機的引領者。
探路山東“信創”自主安全
國家發改委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請全國人大審議的《關于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中透露,將在2020年制定加快“新基建”發展的意見,并實施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建設重大工程,將在全國布局10個左右區域級數據中心集群和智能計算中心。
這對為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提供全固計算設備支撐的超越申泰來說,是一次疊加機遇。
在全固安全領域,超越申泰聚集國產處理器、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等自主安全企業,已構建了一條“信創”自主安全產業鏈,帶動山東省信創產業發展,實現百億產值。
放眼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掀起新高潮,黃剛期待,超越申泰能成為全固安全應用引領者,依托自主創新培育計算裝備產業動能,繼續深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高端裝備產業的細分領域,在山東形成一個重量級、有影響力的信創產業集群,輸出信創“山東經驗”。